在AI的浪潮中,产品经理的角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。十年前,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无数创新产品;今天,AI技术的发展同样点燃了无数创业者的梦想。然而,技术的热潮并不能掩盖产品本质的需求洞察和技术边界的清晰界定。现在的AI热,和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网热太像了,几乎全民AI,不提AI都显得落伍了。记得在十年前,只要...
最近,国产手机品牌们陆续公布了新一代旗舰的消息,其中有一点很有趣,就是OPPO和vivo都在Pro级手机上放弃了1英寸CMOS,改用了更小一些的CMOS。
其中,vivo的X200 Pro用上LYT-818,1/1.28英寸,而OPPO的Find X8 Pro则用上了LYT808,1/1.4英寸。
其实CMOS小一点,不管是1/1.3英寸,还是1/1.4英寸, 是不那么大的,但1英寸的问题是占用了太多空间。而给1英寸CMOS配上防抖系统,还会在机身上出现一个晃动的部件,快速晃动还会出现像快板一样的声音,让人尴尬。
实际上,评价君 次用1英寸CMOS,还是在vivo X90 Pro时候,当时的感觉是拍照画质没太多提升,但镜头组太大了。
其后部凸出了不少,也让评价君 次意识到,手机追求大CMOS是否有必要。
这种反思有几方面:
首先,24mm焦段用1英寸,其实看不出画质有多强,广角大CMOS都还好;
其次,需要配可变光圈,否则边缘还是不清晰,那这么麻烦,不如CMOS也小;
第三,就是50mm、70mm、90mm等焦段都是容易出彩的焦段,24mm占据了空间,其他焦段也没法配大CMOS。
当时评价君还比较了下,看看X90 Pro的表现如何。
但比较后发现,CMOS大小不是绝对,色彩有时候是更为醒目的区别。由此,评价君也对1英寸彻底释怀了,配不配都好,不配也有不配的好处。
而这几天,OPPO的Find X8 Pro给出了样张,据说其主摄之外,还有双潜望镜头,我们也看看。
这张是73mm焦段,f/2.6光圈,不出意外,还是长焦出片。所不同的,是其虚化算法很给力,可以看到背景虚化的很有层次。
这张也是高速快门,73mm焦段,人像层次感十足,如果脸部有反光板打光,这效果也是相当出色了。如果没有打光,AI拉亮,就更厉害了。
这张是21mm广角,畸变控制很好,人物的色彩很舒服,浓郁而不溢出。对于相机来说,不是每个人都能一瞬间变出一个20mm广角吧,手机就实现了。
看样子,确实还是很不错的。这让我又想起那个争论,就是手机和相机哪个用着更舒服。其实,是桥归桥,路归路。
手机总体方便,加上AI加持,小CMOS就能爆发巨大能量,提供更养眼的色彩。相机相对呆板,但是如果换上好镜头,配合补光,又能实现手机无法比拟的细腻程度。
就像这个十一,相机也不是完全超过手机的。
上图,是用手机顺光拍的,总体效果不错,当然也可以说是普通,但不失乐趣。
下图,是用微单逆光拍的,差劲了好多,除了清晰度都不如手机。
而手机还有一些调色加持,比如荣耀的雅顾影调,这方面相机就不行了。
可见,各有优劣吧。在此,不妨期待下今年手机的表现,相机短期也还是这样的了。